抗日之我为战神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136节(5/6)

两个连由一团政委李明峰指挥,在已经打开的攻击通道两侧构筑两条堤坝,阻挡日军反扑,保证攻击通道的顺畅之外。
    其余由三团抽调的人员组成的那个连配属一团临时编组成的两个加强了大量自动火器,几乎是人手一支冲锋枪的加强排,由一团团长何志山亲自指挥在突破口没有丝毫的停留,在游动炮群的掩护之下,向日军纵深猛冲过去。
    王光宇给一团布置的战术很简单。在突破四十联队的防御后,向着其纵深猛插下去。将日常训练的三猛战术充分的施展开来,争取将四十联队的防御撕扯的一个稀巴烂。当然,要是能顺手将四十联队的指挥部打掉那就更好了。
    在一举突破日军防线之后,何志山按照王光宇的命令,亲自指挥突击部队没有在突破口做任何的停留,直接向日军纵深穿插下去。
    而在其身后,由王光宇亲自指挥的游动炮群不惜工本的对其进行火力掩护。那里遇到日军的阻击,炮弹便落到那里。之前在兴山要塞整训时候,王光宇特地下过苦心的步炮协同训练的结果让他在此时得到了不菲的回报。
    在撕裂日军防线,穿插行动开始后,王光宇指挥的支援炮火几乎就是跟着攻击部队的脚步爆炸。可以说是指那打那。其反应速度之快,射击的准确性之高,与前沿步兵协调之完美,可以说是极为出色。
    为了保证自己的计划成功,王光宇不仅将杨震调拨给他的六十枚照明弹全部拿了出来。甚至没有敢使用部队现在通常使用的日式信号枪。而是将一旅的仅有的三支苏制信号枪都交给了何志山。只要预定的红绿两色信号在那里打出,王光宇指挥的炮群的炮弹就会落在那里。
    王光宇动作快,他当面的日军反应液不慢。在发现自己中了对手声东击西的诡计后,王光宇正面日军两个中队身后的四十联队原本作为预备队的,刚刚被调上来,准备在天亮之后,接替在两天的战斗中已经被打残的第一大队,继续向将军石一线发起攻击的四十联队第三大队立即发起了反冲锋,试图夺回突破口。
    刚刚抵达战场,就被王光宇占了一个大便宜,硬生生的从自己胸膛上撕开一口子的四十联队第三大队,将阻击王光宇佯攻二团的事情丢给还没有来得及撤下去第一大队残部。自己则全力对付率先打开突破口的一团。
    急于重新封闭突破口的第三大队则立即集中两个步兵中队,大队炮小队,外加一个重机枪中队的所有兵力,死命的向着一团打开的突破口发起冲锋。试图将突破口重新封堵上后,在腾出手收拾那支钻进自己肚子中的小杂鱼。
    面对两侧日军几乎是一波接一波发动的反击,为了掩护正在向日军纵深猛插过去的何志山,一团政委李明峰指挥拼凑出来的两个连部队,在被何志山留下的那个一团目前最后一个相对完整的连队配合下,玩命的抵抗着。
    而他当面之敌,日军第四十联队第三大队大队长松野正平少佐,为了能将突入自己阵地的对手反击出去,可谓是拿出了血本。一上来便集中手中的两个步兵中队,在大队炮小队两门步兵炮,一个重机枪中队的全部火力掩护之下,发起了波浪似轮番冲击。
    在日军倾尽全力的反击面前,李明峰这场阻击战打的可谓是极为很苦。除了被何志山留下的那个一团目前唯一还算完整的步兵连之外,由团部直属工兵连为主体,加上少数还能行动的轻伤员甚至马夫、炊事员、文书等非战斗人员组成的这两个连队刚一交火,马上便显现出与日军的巨大差距来。
    这两个临时七拼八凑,大部分由非战斗人员组成的连,虽空有一腔战斗热忱,但无论是战术素养还是日常接受的训练,都与正规野战连队根本无法相比。与日军差距更是相当的明显。
    指挥这样的两个连队与日军精锐作战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只一个照面,其中一个连便伤亡过半失去了战斗力。要不是那个何志山留下的老连队策应得力,在自己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情况之下,派出两个班迅速赶过来支援,恐怕早就崩溃了。
    为了保障自己团长的退路,李明峰不仅左手拎着大张着机头的快慢机,右手拎着两个苏制f1手榴弹,带着自己的警卫员在战斗中亲自冲杀在一线。甚至首开纪录,亲手将两个畏战不前的班长枪毙掉,首开杨震所部执行战场纪律之首例。
    李明峰在这边苦苦的支撑,不仅保障了何志山的退路,还将将军石一线正面日军大部分都吸引到自己身边来,给何志山的后续作战行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让那边发起佯攻的二团的三个连,终于在苦战之后,也找到了突破的机会,成功的突破了当面之敌的阻击。
    对于李明峰的苦撑,王光宇不是不知道。在二团那边取得突破之后,为了支援李明峰,王光宇立即将加强到那边的炮兵中的团属迫击炮、步兵炮都调了过来。甚至将两个团属高射机枪连的一个也调归李明峰指挥。不惜工本的硬是用迫击炮弹在通道两侧编成一张密集的火网,尽可能的给李明峰最大的支持。
    尽管大大的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尾巴给你玩[足球] 冰山社恐型门将我家进狗了!(亲兄妹1v1)今夜沉沦(亲兄妹h)成蝶蔚蓝物语近似爱人无限终焉如何成为森先生的最优解刑侦:假象表面